芭樂樹 學名:Psidium guajava ●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為熱帶、亞熱帶植物,原產於加勒比地區、中美洲和南美洲 ●通常有10公尺高,偶爾高達20公尺 ●根部淺;樹皮光滑;主幹通常直徑約25公分,最大可達60公分 ●番石榴可以存活30至40年 | |
烏心石 學名:Michelia compressa ●為常綠大喬木,其樹高最高可達20公尺,樹幹直徑亦可達1公尺 ●分布於台灣全島中低海拔(約2200公尺以下)闊葉林,於日本、琉球亦有分布 ●葉芽及花芽由托葉包覆,托葉上有茶褐色毛被物,是辨認本種的重要特徵之一 ●會有烏心石的稱呼是因為本種的木材有心材顏色較深、且質地堅硬的特性 | |
樟樹 學名:Cinnamomum camphora ●常綠喬木,樹冠大,枝葉全年濃密;樹高可達30公尺,樹幹直徑約3公尺,巨樹級樹高則可達40多公尺,樹幹直徑16公尺 ●全株散發特有清香氣息的精油,花期2-4月,果期4-7月 ●原產於越南、中國大陸長江以南、台灣、韓國、日本 ●在台灣分布於中低海拔闊葉林,是台灣中低海拔主要樹種之一,其最適海拔為500~1800公尺的暖溫帶氣候區 | |
到手香 學名:Coleus amboinicus ●是一種具有香味的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因為在植株上僅淡淡清香,當摘下葉片後,因有傷口散發香氣而得名 ●原產於東非和南非 ●株高約30 - 90公分。人工培植,可達兩米 ●又名著手香、左手香、過手香、印度薄荷、古巴奧勒岡、印度琉璃苣 | |
艾草 學名:Artemisia argyi ●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●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地區 ●株高約30 - 90公分。人工培植,可達兩米 ●又稱作艾、艾蓬、甜艾、香艾、冰臺、艾蒿、灸草、藾蕭、苹 | |
羊蹄甲 學名:Bauhinia variegata ●原產於中國南部、台灣、印度及馬來半島 ●羊蹄甲是落葉小喬木,株高4-6公尺,樹身可達7公尺高度,分枝多,葉子稀疏,樹身上無毛 ●由葉基部呈放射形伸展,淺綠色葉面光滑,生長緩慢,栽培2-3年才開花,喜歡溫暖氣候,不挑土壤,病蟲害少、栽種容易 ●俗稱蘭花木、印度櫻花、南洋櫻花、馬蹄豆、白花艷紫荊 | |
菲島福木 學名:Garcinia subelliptica ●原產於菲律賓、台灣、琉球等,分布在斯里蘭卡、印度尼西亞、菲律賓、台灣、琉球等地,一般生於海濱的雜木林中 ●菲島福木為喬木,樹幹直立,樹皮厚、黑褐色,株高可達10多米。枝幹斷折處會分泌白色乳汁,有誘發過敏反應之可能 ●實過熟腐爛會產生特殊臭味,類似瓦斯氣味 ●可以作為防風林、行道樹美化行人道、籬笆;樹脂可造染料。果實無毒可食 | |
龍眼 學名:Dimocarpus longan ●又稱桂圓、福圓、荔枝奴、亞荔枝、燕卵、牛眼,為水果,壽命最長可達400多年 ●常綠大喬木,高6-10公尺,長橢圓形葉子互生,全緣、革質、光滑無毛,長6-10厘米,寬2-4厘米,基部傾斜。開黃白小花 ●可用作風景林和防護林,木材堅固耐久,根、莖可以提烤膠 ●龍眼為栽培果樹,與荔枝、香蕉、鳳梨同為華南四大珍果。越南、印尼、臺灣亦有生產 | |
垂榕 學名:Ficus benjamina ●也叫白榕,是桑科榕屬的植物 ●分布於不丹、緬甸、越南、索羅門群島、菲律賓、印度、尼泊爾、澳大利亞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巴布亞紐幾內亞、錫金以及中國的海南、雲南、廣東、貴州、廣西等地 ●生長於海拔500米至800米的地區,多生長於濕潤的雜木林中 ●在美國,垂榕已被列入潛在入侵物種,已被列入有害物種名單 | |
芒果樹 學名:Mangifera indica ●性喜高溫、乾燥的天氣,營養生長期(根、莖、葉)最適合溫度為24-30℃,氣溫降到18℃以下時生長緩慢,10℃以下停止生長 ●原產自北印度和馬來半島 ●生殖生長期(花、果)需較高溫度,以排水良好且含腐植質的砂質土壤最適宜,pH值5.5-7.5為佳 ●產量排名如下:印度、墨西哥、巴基斯坦、泰國、中國、印尼、菲律賓、海地、剛果、台灣 | |
腎蕨 學名:Nephrolepis cordifolia。 又名蜈蚣草、山雞蛋、羊齒、鐵雞蛋、凰凰蛋、鹽雞蛋、山檳榔、玉羊齒,英文名Tuberous Sword Fern。 因其孢子囊形狀如同腎臟之形,(一說是因其球莖如腎)故有「腎蕨」之名。 於野外可補充水份;嫩芽及球莖可食。 | |
綠蘿 學名:Epipremnum aureum。 俗稱黃金葛。 喜蔭蔽潮濕的環境,生命力極強,在黑暗無光的條件下亦能生存。 | |
香龍血樹 學名:Dracaena fragrans (L.) Ker-Gawl.。 英文名稱:Frangrant Dracaena。 希臘語中的『Dracaena』指的是『雌龍』,又叫『龍樹』,流的汁液就稱為”龍的血”,所以人們就稱這一屬的植物為「龍血樹」了。 | |
血桐 學名:Macaranga tanarius。 別稱流血桐、毛桐、山桐子、橙桐、橙欄、紅合兒樹及帳篷樹等。 血桐的英文名稱Elephant's Ear ,源自於血桐的葉形狀似小象的耳朵。 當血桐的樹幹表面受損時,流出的樹液及髓心週圍經氧化後會轉變成血紅色,狀似流血一樣,故而得名。 | |
金英花 學名Galphimia glauca。 英名Thryallis、Rain-of-Gold。 別名: 金虎尾。 花頂生,總狀花序,花冠黃色,花瓣五枚,花期甚長,春末至秋季均能開花。 | |
臺灣扁柏 學名:Chamaecyparis obtusa var. formosana。 泰雅語/pot/、台語/kāu-khak-å/厚殼仔。 又稱黃檜、台灣黃檜、松梧。 |